鄧建明 575萬字 785人讀過 完本
出去旅游,说江生旅水都江浙沪人绝对是浙沪隐藏的"peace大使"。前几天在黄山遇到个杭州大姐,人天网游之大神扛回家txt下载景区矿泉水卖10块,游圣友块她边扫码边跟老板唠:"这山上运水不容易吧?体网10块钱连人工带房租都未必够本。"旁边东北大哥听愣了:"妹子你是出花来旅游的还是来给景区算成本的?"
网友们的评论更能看出江浙沪人的"旅游哲学",评论区活像个"包容力大赛"——
有个上海小哥说,说江生旅水都去西北旅游吃羊肉面,浙沪同行的人天人嫌太膻,他倒吃得香:"一方水土养一方羊,游圣友块这味儿才地道。体网"后来跟老板打听做法,出花回酒店还搜教程自己试,说江生旅水都"现在我做的浙沪手抓羊肉,邻居都来蹭饭。人天网游之大神扛回家txt下载"
更绝的是个苏州阿姨,去云南遇上下雨天,别人在民宿骂骂咧咧,她撑起伞就出门:"烟雨朦胧的古镇才好看,平时想看还没这机会呢。"拍的照片里,雨丝打在青石板上,配文"江南雨搬到了彩云之南",底下点赞比晴天游客照还多。
说到花钱,江浙沪人更是把"会算账"刻在DNA里。有网友分享,去贵州吃火锅,两个人花100块撑到扶墙,回来逢人就夸:"这物价太感人了,比在上海吃碗面还便宜。"但去本地文创店,看到四五十的雪糕眼睛都不眨:"这设计有讲究,贵点正常。"
他们的"双标"还体现在天气上。有个南京姑娘说,去东北旅游遇降温,别人裹着棉被喊冷,她穿件风衣说:"这凉快劲儿,比南京伏天舒服多了。"转头去海南,38度高温下逛沙滩,还跟朋友说:"热是热了点,但阳光足啊,拍照显白。"
最让人佩服的是"自我PUA"能力。吃到不合口味的菜,他们会说"可能我吃不惯,换家试试";遇到景区排队,就当"顺便歇歇脚";甚至被小贩多收了五块钱,都能安慰自己"就当给当地GDP做贡献了"。有网友调侃:"这哪是旅游,分明是移动的'人间和解机'。"
其实,这哪是天生的"旅游圣体",不过是把过日子的智慧用到了玩上。就像有个绍兴大叔说的:"出来玩图个开心,计较那么多干啥?10块钱的水喝着不舒坦,那就再买瓶5块的,反正钱是自己的,心情也是自己的。"
现在总算明白,为啥跟江浙沪人旅游最省心——他们不纠结鸡毛蒜皮,总能从糟心事里找出乐子。下次再遇到景区高价水,不妨学学他们:"老板,再来一瓶,这山景配冰饮,值!"
你们跟江浙沪人旅游过吗?来评论区说说他们还有啥"神仙操作"~
最新章節(jié):第8219章 为什么说江浙沪人是天生旅游圣体?网友:10块钱的水都能说出花来
更新時(shí)間:1個(gè)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