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跑10公里只用50分钟,跑公跑马我这样的需拉松成绩能跑马拉松吗?”
“10公里跑步花了1小时,并没有很累,分钟铂金精灵txt下载可以跑马拉松吗?跑公跑马”
“ 平时只跑过五公里的人(跑完不是很累),能报半程马拉松么?需拉松 ”
这是最近我们收到的问题。
近年来参与马拉松的分钟人数越来越多,这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,跑公跑马似乎谁都可以参加马拉松。需拉松假如放在十多年以前,分钟是跑公跑马很难想象的。
因为无论是需拉松专业选手还是普通大众,如果要想完成一场马拉松,分钟对身体和心理都是跑公跑马一次极大的考验。如果只是需拉松通过5公里、10公里成绩就判断一个人是分钟否具有跑一场马拉松的身体素质,似乎过于草率。
那么参加马拉松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,对于身体是铂金精灵txt下载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?为此,奥林匹克网站专门拍摄了一个视频来剖析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特征,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简单分析下马拉松运动员体征。
(本文以分析马拉松运动员为例,对于大众跑者,仅供参考。亦可通过对比发现自己与顶尖马拉松运动员之间的差距,从而针对训练。)
德西蕾·林登
此次測試的選手是德西蕾·林登,之所以會選擇她,不只是因為她曾獲得過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賽的女子冠軍,最主要還在于她是一名美國本土選手。這在被黑人運(yùn)動員統(tǒng)治的馬拉松運(yùn)動當(dāng)中,顯得非常另類。因此她的測試結(jié)果,對于其他膚色的人來說,也更具有參考意義。
基本信息:
德西蕾·林登,女,36歲。國籍為美國,身高155cm,體重:45KG。
身体成分
每一场马拉松比赛,对于参赛的选手来说,相当于背负着自己的体重跑完42.195KM。在这一点来看,完全可以称马拉松为一项负重运动。
因此,体重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占有任何优势,体重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,身体中多余的脂肪无疑成为了一种累赘,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精英运动员都是如此精瘦的原因。
此次测试所用到的脂肪测量仪器为双能X线吸收仪(DXA),它既可以计算出全身的体脂率,还能得到内脏脂肪组织(VAT)容量,全身骨密度(BMD)、静止代谢率(RMR)、全身肌肉含量等信息,并且得到的数据相当精确。
而我们通常家用的身体测量仪应用的则是另外一种测量技术,叫做“生物电阻抗分析法”,容易受到电极数量和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,只能测出一个大概数值,算不上精确。
通過測量,德西蕾·林登的身體脂肪百分比為19.6。而大多数精英男性运动员的身体脂肪百分比为8,女性运动员的身体脂肪百分比为12。相比起來,德西蕾·林登的脂肪含量要略高一些,不過由于其運(yùn)動的代謝水平也比較高,所以整體上并沒有對成績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核心力量
跑步中的動作相比其他運(yùn)動項目來說,不算復(fù)雜,運(yùn)動的過程也僅僅是將幾個動作不斷的重復(fù)。最難的地方在于要持續(xù)很長時間,保證動作不變形。尤其長達(dá)兩個小時以上的馬拉松比賽中,為了保證順暢的呼吸,上半身的穩(wěn)定姿態(tài),避免軀干過多旋轉(zhuǎn),就必須依靠強(qiáng)大的核心力量。
在核心力量測試中,將其分為前后兩個組成部分。身體前側(cè)部分是腹部肌肉(腹直肌和腹斜肌),后側(cè)部分為下背部肌肉和臀部肌肉。
>>身体前侧肌肉耐力测试为:
仰卧起身后的动作,屈膝坐在垫子上,背部挺直和地面成60度的夹角,双手在胸前交叉,放在肩膀上,保持姿势不动。
>>身体后侧肌肉耐力测试为:
俯卧在长条板凳上,两腿并拢,髋关节放置于板凳边缘,臀部以上的身体部位悬空与地面保持平行,另外需要一个同伴按压测试者的小腿,保持姿势不动。
根据两个动作维持的时间来测得肌肉的耐力水平。由于这两个动作并不像平板支撑那样众所周知,不太容易找到详细的测评标准。
但因都是核心耐力的测试,也可以将平板支撑的测评标准作为参考。换言之,这两个动作保持的时间达到两分钟以上就可算作优秀标准。德西蕾·林登在兩項的測試中,均達(dá)到了3分鐘以上的時間,可以說極為優(yōu)秀。
下肢力量
在下肢力量測試部分,用到的是縱跳設(shè)備。用來檢測大腿,小腿以及臀部協(xié)調(diào)發(fā)力的水平。計算雙腳蹬地后,身體騰空的高度。相當(dāng)于測試下肢的爆發(fā)力,對于馬拉松這種要求動作持續(xù)重復(fù)的項目來說,并不是很恰當(dāng)。
就如同她在测试中得到32厘米的成绩来看,如果放到篮球或者排球项目中,算不上非常优秀的成绩,然而对于一个马拉松运动员来说已经足够了。毕竟,在下肢肌肉耐力的提高,会对肌肉的爆发力产生负面影响。
无氧阈
无氧阈是指人體在遞增工作強(qiáng)度時, 由有氧代謝供能開始轉(zhuǎn)換成無氧代謝供能的臨界點 (轉(zhuǎn)折點) ,屬于衡量馬拉松運(yùn)動員水平高低最為重要的數(shù)據(jù)。
测试的过程中,会要求佩戴呼吸面罩来检测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含量。运动的开始以较低的强度开始,每隔一定的时间提高一点强度。
所有的有氧运动,氧气是保障身体供能的必要条件。受到肺活量等因素影响,每个人在固定的时间内所吸入的氧气含量是有限度的。在运动强度较低的时候,需要的氧气含量较少,吸入的氧气量完全能够满足身体消耗所需。但是,运动强度提高了以后,需要的氧气量会随之增加。当氧气满足不了身体所需之后,身体便逐渐进入无氧代谢。
无氧代谢难以维持较长的时间,产能的效率低,而且容易引发身体上的不适,例如肌肉僵硬,不愿意继续运动。
德西蕾·林登的測試數(shù)據(jù)表明,她在无氧阈配速為大約為17km/h,坡度為1。那么理論上,她完全可以用17km/h的速度跑完馬拉松,換算一下相當(dāng)于2小時30分鐘左右的馬拉松成績。對于女子運(yùn)動員來說,肯定是一個好成績。
綜合對比四種測試,无氧阈無疑是最難訓(xùn)練的一種,需要時間和耐心,當(dāng)然也是很多人的瓶頸所在。
如果经常参加马拉松,可以试着测试一下自己的这几项数据处于一个什么水平,看看与顶尖选手有多大的差距。
评论区聊聊
「你最好的马拉松成绩是多少?你觉得要具备怎样的身体素质才能跑马拉松?」